当前位置:首页>>研究>>古代器物研究>>青铜器>>二里头文化|镶嵌绿松石铜牌饰
联系我们contact us
全国咨询热线0510-85066958

无锡信利博物馆

联系电话:0510-85066958 / 0510-85076538

博物馆地址:江苏无锡市金城西路山水湖滨二期398号


青铜器
分享至:

二里头文化|镶嵌绿松石铜牌饰


在古代中国,“吉金”是青铜的美称,而“石之美者”为玉。该件镶嵌绿松石铜牌饰,显然是中国最早的“金镶玉”艺术品。这类器物的发现,将中国镶嵌工艺标志成熟的年限从春秋战国时期提前了一两千年。


图片1.png


该牌饰长15.4厘米、宽7.9厘米,厚0.6厘米。器身以青铜铸出主体框架,顶部出廓延出,下端四角钝圆,略呈亚腰形。110余片绿松石被琢磨成各种形状,勾画出神兽奇异的眼、鼻、角和其他部位。加工精巧,丝丝入扣,虽历经三、四千年仍无一松动脱落。两条长边外侧各有两个穿孔的纽,或许是缝缀在衣物或其他介质上的。应作为沟通天、地、人等的重要载体。


图片2.png

二里头遗址出土


显然,这些制作精巧、充满神秘色彩的铜牌饰当属礼仪用器。铜牌饰表现的兽面形象尽管不同,但大体可分为上下两个单元,下部表现兽面,上部则表现肢体或头部的某一部位。那么,铜牌饰表现的究竟是何种动物,是龙是虎,是鸟是鸮,是鳄是鼋,是狐是熊,是羊是牛还是鹿?


图片3.png

二里头遗址出土

图片4.png

二里头遗址出土


该种类型器物在多地被发现,二里头遗址曾出土三件,广汉三星堆、广汉高骈、甘肃天水皆有发现,还有部分散落在 个角落。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亦有三件铜牌饰,其中一件与该件极为相似,都为顶部出廓,呈柄状。


图片5.jpg

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


青铜为吉“金”;制作需要“火”的煅烧;松石为自然的产物,视为“土”。松石的切片与雕琢需利用解玉砂并借助“水”研磨,再用“木”竹器琢磨碾制。该件镶嵌松石铜牌饰为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行平衡说的 写照。


图片6.png

神人兽面纹玉牌


兽面的两目则趋向商代通行的“臣”字形,只是内眦的样子尚不典型。铜牌饰的纹饰是史前兽面纹到商周饕餮纹的中介和传承。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更是认为这种传承“不仅是沿用了一种艺术传统,而且是传承了信仰和神话。


图片7.png

兽面纹铜钺

图片8.png

商 兽面纹提梁卣


无论如何,在烈火中范铸的贵金属青铜镶嵌着本土崇尚的宝玉——绿松石问世,正值青铜合金这种当时的高科技产业出现之时,金玉共振,标志着辉煌灿烂的中国青铜时代拉开幕。


图片9.png

甘肃天水出土

图片10.png

广汉三星堆出土

图片11.png

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

图片12.png

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

图片13.png

佛利尔美术馆

图片14.png

佛利尔美术馆

图片15.png

伦敦埃斯卡纳齐行

图片16.png

日本美秀博物馆


中国是一个崇拜玉的国度,松石作为玉的一种,其属性被抽象、放大。赋予其强烈丰富的人文内涵,使其具有通灵性。这种灵性与神性的融合,松石便具有了令人崇拜的宗教性。也随之廓清了这件铜牌饰沟通天、地、神、人的礼仪功能。